丽水学院松阳校区携手松阳县档案馆共启“传承抗战精神 赋能山区建设”思政实践之旅

作者:叶志聪来源:松阳校区发布时间:2025-10-23浏览次数:17

为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,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地方红色资源深度融合,10月22日,丽水学院松阳校区与松阳县档案馆(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)联合开展“传承抗战精神 赋能山区建设”主题思政实践活动,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野,从历史中汲取力量,在实践中锤炼担当,为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

活动首站,校区师生走进中共松阳县工委成立地旧址。在档案馆同志的生动讲解中,同学们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、一件件珍贵实物,重温松阳革命先烈“不畏艰险、救国图存”的抗战历程,深刻感悟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。


随后,师生们前往松阳县水利档案方志馆。从古代治水典籍到现代生态水利规划,丰富的方志文献与档案史料,展现了松阳“以水兴城、以文化人”的千年脉络。同学们在沉浸式参观中,不仅读懂了地方发展的历史逻辑,更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实践路径有了具象化认知。

实地探访后,校区50名学生与档案馆青年干部围绕“历史与未来的双向奔赴”展开热烈对话。松阳县档案馆(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)馆长黄金花以及青年干部从抗战精神转化、遗址保护利用、生态文旅融合等角度,为学生思政实践选题提供精准指导。同学们结合专业特长,提出“红色文旅数字化推广”“革命精神赋能乡村治理”等创新思路,展现了将理论思考转化为实践行动的青春锐气。

最后,丽水学院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池积善在总结中强调,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,鼓励学生把论文写在松阳大地上,让抗战精神成为服务山区建设的行动自觉。

此次实践是丽水学院松阳校区构建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的生动缩影。通过校馆协同,不仅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实践场域,更实现了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历史文化的双向赋能。未来,松阳校区将持续深化与档案馆的合作,推动红色档案资源融入课程建设、社会实践与科研创新,培养“知乡土、懂历史、敢担当”的时代新人,为浙西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贡献高校力量。

【责编:叶志聪;二校:卢杰;终审:池积善】